全国服务热线:15830282076
公告:
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...
新闻资讯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
泥浆特性是如何影响泥浆泵流量的?添加时间:2025-11-04

这个问题抓得很关键!泥浆特性主要通过 “改变管路阻力” 和 “影响泵内过流效率” 两大核心,直接导致泥浆泵流量下降或波动,核心规律是 “泥浆越粘稠、含固量越高、颗粒越大,流量越容易偏低”,具体影响机制和场景如下:

一、核心影响因素及作用原理

1. 含固量(固体颗粒占比):最核心影响因素

含固量升高(如从 10% 增至 30%),泥浆密度和粘度同步增大,管路沿程阻力呈指数级上升。

泵内叶轮推送泥浆需克服更大阻力,实际输出流量会明显下降(含固量每升高 10%,流量可能下降 5%-15%)。

若含固量超泵额定值(如常规泵>25%),还会导致泥浆在泵内沉淀、堵塞流道,进一步压缩过流面积,流量骤降甚至断流。

2. 颗粒粒径与形状:加剧磨损和阻力

颗粒粒径越大(如从 2mm 增至 5mm),对叶轮、护套的冲刷磨损越严重,长期运行会导致叶轮叶片钝化、间隙增大,泵的水力效率下降,流量逐步衰减。

不规则形状颗粒(如棱角分明的碎石)比圆形颗粒阻力更大,易卡在叶轮与流道之间,造成局部堵塞,导致流量波动。

颗粒粒径超泵允许上限(如>8mm),会直接堵塞吸浆口滤网或泵内流道,引发流量骤降为 0。

3. 泥浆粘度:决定流动阻力大小

粘度越高(如从 50mPa・s 增至 200mPa・s),泥浆流动性越差,类似 “清水” 与 “稠粥” 的区别,叶轮旋转时无法有效推动泥浆流动,部分泥浆会在泵内回流。

低粘度泥浆(接近清水)流动性好,阻力小,流量可接近泵额定值;高粘度泥浆会导致流量明显偏低,且易出现 “时流时断” 的不稳定状态。

4. 泥浆稳定性(分层 / 沉淀特性):导致流量波动

未充分搅拌的泥浆易分层(上层清水、下层浓浆),进入泵内的泥浆浓度忽高忽低,阻力随之波动,流量呈现 “忽大忽小”。

静置时间过长的泥浆,固体颗粒易沉淀在泵体流道、叶轮根部,逐步堵塞过流通道,导致流量持续下降。

二、不同泥浆特性的流量影响对比

编辑搜图

三、关键影响逻辑总结

泥浆特性对流量的影响本质是 “阻力叠加磨损”:

短期影响:含固量、粘度、颗粒粒径直接增大流动阻力,导致流量即时下降;

长期影响:大颗粒、高含固量加剧叶轮、护套磨损,增大泵内间隙,引发泥浆回流,流量持续衰减;

波动影响:泥浆分层、沉淀导致阻力不稳定,流量忽大忽小。

因此,实际运行中需根据泥浆特性调整流量预期(高浓度泥浆需主动降低流量目标),并通过稀释、搅拌、清理滤网等方式,减少特性异常对流量的负面影响。

编辑搜图

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18字)